中华罕见病爱心网站

标题: 中庸的人生智慧【四】 楚澴居士/文 [打印本页]

作者: huozhe    时间: 2014-1-2 14:56
标题: 中庸的人生智慧【四】 楚澴居士/文
在儒家学者看来,中庸之道不行、不明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知者恃仗其见解之高,而以为道不足行,这是道不通行的原因,贤明的人恃仗其行之过,认为道不足知,这是道不著明的原因。 道之所以不行不明,根本原因在于失“中”,中则恰到好处,失中就会带来危害,所以本章极言失中的害处: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这段话的大意是,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够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啊,聪明的人常常自以为是,超过了中道,愚蠢的人智力不及,常常达不到中道;中庸之道不能著明于世的原因,我知道了啊,贤明的人做得太过分,超过了中道,不贤明的人常常又达不到中道。这就像人们每天对都要吃饭喝水,由于习以为常了,所以很少有人真正去辨别品尝其中的滋味。一句话来总结即是,人们要摆脱先天的束缚,在后天的努力中完善自己。

由于人的生性禀赋不一样,有的天资过人,聪明颖慧;有的生性驽钝,笨拙愚昧。聪明过头的人,喜欢依仗自己的聪明才智,沾沾自喜,而不脚踏实地工作生活,其结果往往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这确实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生性笨拙的人,由于智力发育不全,理解力差,反应缓慢,有时喜欢怨天尤人,破罐子破摔,结果也与中庸之道失之交臂。

所以说,聪明和愚蠢,贤明和不肖,过分和不及,都是生来禀赋的不同而容易丧失中庸之道。智者懂得的过多,并认为道不值得去实行;愚蠢的人因为懂得不够,又不知道如何去实行中庸之道,所以道总是得不到实行。贤明的人行道太过了,并认为道是不值得去认识的;不肖的人行为又达不到道的标准,又不去探求如何去认识道,所以道往往是不能够被弄明白。

儒家提倡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不过也无不及,做到恰到好处,这样才是真正行道了。但是由于现实世界贤愚混杂,无论是智者还是愚者,无论是贤者还是不肖者,为人处世做事往往容易过火或者不及,并不能够执中而用,其结果则是丧道害己。归根结底,这些都是由于缺乏对“道”的自觉性,这就像人们每天都在吃吃喝喝,却很少真正去认真品味一样,因为习以为常了,所以求道的自觉性逐渐消失殆尽,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做得不是太过就是不足,难以做到恰到好处。

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聪明的还是一般的或者愚蠢的人,在面对生活时,都要有一种积极主动的精神,有自觉性与自律性,在不断的追求中改变自己,完善自己的人格修养,力争做一个中正有为的君子。正像俗话所言,不耍小聪明,方为大智慧,方仲永的悲剧即是最好的证明。

方仲永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王安石在《伤仲永》中写到:“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记叙了方仲永这个天生的奇才,无师自通,能诗能文,如果这样的天才能够得到好的培养的话,他的前途将是不可限量的,可悲的是方仲永的父亲却急功近利,在乡人的追捧下:“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后来过了若干年,等王安石再度见到方仲永时:“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再过了七年,这样一个天才竟然也沦落得“泯然众人矣! ”王安石不禁大为哀叹,并发了一番议论道:“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大意是说,尽管像方仲永这样有天赋和领悟能力的孩子,尽管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但是由于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王安石此文的目的虽然是为了告诉我们后天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它同时包含着另外一番人生哲理,也即是持守中庸之道的道理。方仲永虽然是一个聪明绝顶的神童,但是他的天赋没有得到良好的培养与发展,而是被当作一种牟利的工具(当然他是被动的且是受害者的角色),失却了进取的机会,不能恰到好处地进行培养,因势利导,因急功近利而丧失了中庸之道,沦为凡品和受害者!
         
         总而言之,先天的天赋固然重要,后天的努力更加不能忽视。只有把先天和后天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成家一番事业。




欢迎光临 中华罕见病爱心网站 (http://bbc.grdla.org/)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