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罕见病爱心网站

标题: 十大经典佛语解读 江南雪儿 [打印本页]

作者: huozhe    时间: 2014-8-17 14:52
标题: 十大经典佛语解读 江南雪儿

佛家偈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

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

一切皆为虚幻,应出自佛法大般若部。般若部卷数众多,据说浓缩的精华是《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金刚经》。金刚经里有云,一切皆为虚幻,也有一首偈子,“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也就是说,一切世间上的法,都是短暂不真的,就像露泡梦电云一般,应该如是看待。一切皆为虚幻,这里说的虚幻不代表没有,我想应该是佛家讲的“空”。

经典二:不可说,说即是错。

仿佛记得的原文是,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错。什么文字没有破绽,语言、表达亦如是。你说一句话,总有话能反驳你,是不是这样?嗬嗬~ 释迦佛说法49年,最后说他自己一字未说,也确实,他老人家是一字未立,我们现在看到的佛经,是佛的弟子们整理流传下来的,史上的第一次500比丘大会就是做这个工作的,由佛的表弟阿难尊者来口述,大家纪录的。这个阿难尊者,据说的记忆力超强,佛说的,他都能记住,而且他一直跟在佛的身边,所以,我们现在能看到佛经,不得不谢谢这位大尊者。

当时,流传的教义,现在东南亚盛传,我们这边的叫他们小乘佛教,,意思也就是说他们的修行法门,是自己解脱,我们这边的是大乘佛教,讲究自利利他,普度众生,藏密也许是保持最原味的原始佛教了。我们中土的佛教有十大宗,大家熟悉的迦叶尊者拈花微笑的那个是禅宗,以心传心的法门,很多老人家念佛的,南无阿弥陀佛,这是净土宗,还有华严宗、法华宗等等.

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话在典藏中出现的很多,我们平时看到、想到的一切,都可以说是色,色是相,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我们的思维意识也是色,是个相;空是理,是相的真实本质,这个空,不是说没有,就如虚空,也是有的,好比我们看到一栋楼房,看见了,就是楼房的色相,但是,我们知道楼房是砖石、钢筋、水泥等等组成的,而这一切又都是物质,也就是现代科学说的原子、分子等组成的,它是真实存在的,不容否认。

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人生在世,随遇而安,缘来不拒,缘去不惊。

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语出《佛典》,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佛祖就是佛祖,谁人能有这样的境界?!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

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忆。万发缘生,皆系缘分!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刹那。

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大悲无泪!是的人到悲痛的极点,也就是万物的极限,那就是一无所有的感觉,所以对于悲来说,就可能出现“悲极生乐、或者悲底见喜”的结局。

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这是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语出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三:“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五祖弘忍要求大家各写一偈来确定接班人,夺冠呼声最高的神秀写的是“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朝朝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这四句主要讲的是要人们懂得放下,也就是佛经中说的四大皆空,但是又不执着于空!

前两句只不过借菩提树和明镜来讲明:不要执着与事物。后两句讲自己的境界,明明想得道,但是太执着于道,反而与道越来越远。禅宗主要阐述了人人皆有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

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当年地藏王菩萨原可以成佛,但他见地狱里有无数受苦的魂灵,不忍离去,于是留在了地府,并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于是有一这句话的由来,属于佛教的大乘。







欢迎光临 中华罕见病爱心网站 (http://bbc.grdla.org/)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