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罕见病爱心网站

标题: 为什么有人丧失了感恩的能力? 王晓华 [打印本页]

作者: 活死人    时间: 2013-7-11 17:06
标题: 为什么有人丧失了感恩的能力? 王晓华
一对缺乏户外经验的情侣试图征服大自然,却误入凶险的无人区,自救失败后报警求助。救援人员冒雨深入连绵的崇山峻岭,搜寻的过程中屡陷险境,最终于精疲力竭之时找到了两位驴友。可是,获救者自始至终没有任何表示感谢之意,态度之冷漠令救援者心酸。据他们的朋友事后说,此时的他们受到惊吓,已经无力表示感谢。可是,越接近无意识的状态越能反映人的精神状况。不经过有意识的努力,就说不出个谢字,恰说明了感恩能力的缺失。
类似的故事听多了,禁不住思考更深层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精神缺失?
在汉语中,感恩两个字都与心相关:“感,动人心也。”;“恩者,惠也。”他人的善行触动了你的内心,你才可能有所感。面对救援者态度冷漠,根本原因在于内心未被触动。在某些被救者看来,他人本应付出,自然无需感谢。非但如此,有些被救者还会趁机敲竹杠,演绎恩将仇报的现代版闹剧。种种迹象表明,缺乏感恩能力已经成为群体性的精神欠缺。
传统文化强调礼教,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培育感恩之心。孔子要求为父母守三年之丧,孟轲要求自己“仰无愧于天,俯不怍于地”,王守仁认为人应当终身“感恩报德”。有时,为了强调感恩行为的普遍性,古人还把仁爱精神泛化了,认为“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显然,只要这种精神谱系延续下去,中华民族的传人就不会大规模地丧失感恩能力。
礼仪之邦的部分后人没有继承前辈的精神情怀。这只能出现在转型期中,其根源在于变化过程中出现的精神亏损。晚清时期,西方各国已经完成了初步的现代化,延续旧制两千多年的中华帝国风采则不再。面对列强,国人屡战屡败,备受凌辱,颜面无存。部分知识分子于痛苦之中反思国民性,断定儒家的中庸之道业已过时,意欲引进更为刚健的生存哲学。他们选中了进化论。在翻译《天演论》时,严复曾以肯定的口气说:“达尔文的书,在欧美两洲,几乎家置一编,妇孺皆知,其学说最要有二,一曰物竞,一日天择。”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个体与个体都处于竞争状态。或者在竞争中失败,或者在竞争中胜利,二者必居其一。后来,复杂的国际和国内博弈局势使无数国人接受了这个逻辑。然而,单纯遵从此类丛林法则非但不能使人类走向幸福,而且会使人心普遍变得冷漠。事实上,抑制它的力量早已存在:西方有要求信徒“爱人如己”的基督教,中国则有倡导感恩的儒家文化。只要这类力量仍起作用,竞争哲学就不会毫无约束地大行其道。遗憾地是,中国大陆后来既未引入西方的信仰体系,又走上了彻底否定传统的道路:在胡适等人后来明确肯定儒释道的精华时,我们却在1949年以后不断地烧经典、毁古迹、批圣哲。于是,中国人既丧失了自己原有的精神天空,“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竞争哲学开始一统天下。在建设市场经济体系以后,这类竞争哲学又在新的语境中找到了繁殖的土壤。受其影响,部分国人眼里只存在成功和失败。我成功,是因为我在博弈中获得了胜利,这与别人的恩典无关。按照这种逻辑,感恩是一种过时的情怀。
作为社会动物,缺乏感恩之心意味着忘记了自己的来处和归属。对于个体来说,这相当于自断其根,会将自己置于非常危险的境地。一个缺乏感恩情怀的社会必然沙漠化,丧失生命的绿意。但是,空洞地倡导感恩之心并不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重建精神的天空和灵魂的母地。当国人回到天空之下、大地之上、他人之侧时,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就会涌现为优美的汉语。
(《深圳特区报》2013年5月21日)




欢迎光临 中华罕见病爱心网站 (http://bbc.grdla.org/)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