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华罕见病爱心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总共10条微博

动态微博

查看: 579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研究出新成果

[复制链接]

6

主题

9

帖子

71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7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8-14 15:22: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国当地时间7月18日,国际学术权威杂志《科学》(Science Express)刊登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邓宏魁和赵扬博士带领的研究团队在生命科学领域的一项革新性研究成果——用小分子化合物诱导体细胞重编程为多潜能干细胞。该成果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实现体细胞重编程的途径,给未来应用再生医学治疗重大疾病带来了新的可能。
  邓宏魁团队成功将已完成从一般到特殊的生物进化的小鼠成体细胞,诱导成为可以重新分化发育为各种组织器官类型的“多潜能性”细胞,并将其命名为“化学诱导的多潜能干细胞(CiPS细胞)”。这一新方法摆脱了以往技术手段对于卵母细胞和外源基因的依赖,避免了重编程技术进一步应用所遭受的诸如破坏胚胎或基因突变风险等质疑。该成果通过提供更简单、更安全有效的方式重新赋予成体细胞“多潜能性”,为未来细胞治疗及人造器官提供了理想的细胞来源。
  此外,该研究成果还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细胞命运决定和细胞命运转变的机制,使人类未来有可能通过使用小分子化合物的方法直接在体内改变细胞的命运。如果这一目标得以实现,许多难以治疗的疾病将会得到全新的解决方案,整个再生医学领域也将会发生新的变革。(柴葳)来源: 中国教育报2013年07月22日 09:57:24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邓宏魁教授和赵扬博士带领的研究团队在生命科学领域的一项革命性的研究成果——用小分子化合物诱导体细胞重编程为多潜能干细胞。该成果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实现体细胞重编程的途径,给未来应用再生医学治疗重大疾病带来了新的可能。
          在这项研究中,邓宏魁团队仅使用四个小分子化合物的组合对体细胞进行处理就可以成功的逆转其“发育时钟”,实现体细胞的“重编程”。使用这项技术,他们成功的将已经特化的小鼠成体细胞诱导成为了可以重新分化发育为各种组织器官类型的“多潜能性”细胞,并将其命名为“化学诱导的多潜能干细胞(CiPS细胞)”。

          哺乳动物细胞只有在胚胎的早期发育阶段具有发育分化为各种类型组织和器官的“多潜能性”,而随着生长发育成为成体细胞之后会逐渐丧失这一特性。人类一直在寻找方法让已分化的成体细胞逆转,使之重新获得类似胚胎发育早期的“多潜能性”,并将其重新定向分化成为有功能的细胞或器官,应用于治疗多种重大疾病。此前,通过借助卵母细胞进行细胞核移植或者使用导入外源基因的方法,哺乳动物体细胞被证明可以被进行“重编程”获得“多潜能性”,这两项技术共同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邓宏魁团队的研究成果则开辟了一条全新途径,仅使用小分子化合物这样一个简单的手段就能够诱导体细胞的重编程。这个新方法摆脱了以往技术手段对于卵母细胞和外源基因的依赖,避免重编程技术进一步应用所遭受的一些质疑,例如破坏胚胎或基因突变风险等。这项成果提供了更加简单和安全有效的方式来重新赋予成体细胞 “多潜能性”,是体细胞重编程技术的一个飞跃,这为未来细胞治疗及人造器官提供了理想的细胞来源。

      这项新技术让人惊奇的是,原本人们认为复杂而严密的分化发育过程竟然可以通过如此简单的方式实现逆转。为了明确化学诱导的体细胞重编程过程发生的机制,邓宏魁研究组还进一步研究了这一过程中的分子水平的路径。结果显示“化学诱导的体细胞重编程”的过程是一条有别于以往体细胞重编程方法的全新途径。更有意思的是,这条新途径的早期变化过程同低等动物再生的早期过程中所涉及的分子机制比较类似。

      此外,这项研究成果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细胞命运决定和细胞命运转变的机制,使得人类未来有可能通过使用小分子化合物的方法直接在体内改变细胞的命运。如果这一目标得以实现,许多难以治疗的疾病将会得到全新的解决方案,整个再生医学领域也将会发生新的变革。
       邓宏魁和赵扬是这一研究成果的共同通讯作者。邓宏魁教授是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成员。侯萍萍、李艳琴、张旭、刘纯、关景洋、郦宏刚均为该研究成果的主要作者。赵挺、叶俊青、刘康、杨炜峰、葛建、徐君和张蔷在该课题中有重要贡献。这项研究得到了干细胞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的资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9

帖子

71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71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8-14 15:45:52 | 只看该作者
但愿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这个课题真正解决安全问题,让中国学术界在世界作出优势贡献。虽然这个论文我没看过,也没透露详细诱导操作原理。总之但愿吧,希望安全地成功投产出临床药,配上补充那些缺陷基因的人增加转入基因的研究吧。 我还带着担心真能达到卵母细胞的安全度吗?祝福中国的科研工作者先!这是个伟大生物工程,造福世人我表示赞扬你们的学术热情。昨晚看到CCTV新闻报道美国科学院对此课题的表扬,身为国人感到欣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176

帖子

1226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226
板凳
发表于 2013-8-14 18:00:15 | 只看该作者
让时间去证明最终成功与否。我觉得多管齐下,不放弃多方面,做务实容易实现的事,就会更快更好作出更大成就,遇到困难就逃避不去解决就无实现那天。希望社会各界努力进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1441700070200024M(罕见病爱心会)  |人工智能  中国大陆民政部门登记证:粤阳社证字第0197号 秘书处邮箱:cn@grdla.org 爱心人士 爱心人士入会 志愿者志愿者活动交流 罕见病爱心服务罕见病群众 (China Guangdong headquarters)广东总部办公电话:06622899992 外事务电话:13076761278 志愿部QQ2428763998 拓展部QQ1518096753 邮政地址:广东省江城区马南湾路3号商住楼F幢【邮编529500】

GMT+8, 2024-4-26 05:57 , Processed in 0.468750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